胃主受納,脾主運化

資料來源:彭溫雅中醫師

#脾太虛 造成 #濕氣 與 #痰飲 讓人胖
#倘若脾太虛弱很容易使人肥胖

傳統中醫認為,脾主運化,脾是體內津液代謝總開關,倘若脾太虛失去運化,原本應該轉化為營養的精微物質,反而會變為濕氣及痰飲,進而導致痰濕堆積體內,不僅使人容易肥胖,還易出現疲倦乏力、頭重腳輕、皮膚黯淡等症狀。

彭溫雅 醫師指出,人體透過食物汲取營養,食物進入胃部消化後,屬於營養成分的精微物質會被脾胃吸收,並往上輸送到肺部。

中醫認為,肺朝百脈,肺部透過一呼一吸之間,會將這些營養物質,透過血液傳到五臟六腑,進行身體的新陳代謝。

倘若脾失健運功能,將會造成營養物質堆積,無法有效被身體利用,這些養分反會變成負擔,久而久之身體越來越胖。

著名醫家 #李東垣,在《#脾胃論》提到「脾胃俱虛,則不能食而瘦,或少食而肥,雖肥而四肢不舉,蓋脾實而邪氣盛也。」即提到脾胃虛弱容易引起身體肥胖。

常有民眾認為,#自己食慾良好什麼都吃應該沒有脾胃虛弱。其實大家應該了解脾主運化的功能。

中醫認為,#胃主受納,脾主運化,胃部容納吃進去的食物,由於胃壁是彈性的三層肌肉層組成,包括內層斜走的肌肉層、中層環狀的肌肉層、以及外層縱走的肌肉層,透過三層肌肉交互作用,可以有效地碾碎、研磨食物,並且暫時予以儲藏,所以不論吃得再多,胃都可以容納得下。

但是別忘一件事,那就是 #脾主運化,舉例來說,古代生火的灶,燒火時必須不間斷添材,才能維持一定火勢,如果太過心急,一下子把所有木材都堆滿灶口,連一點點縫隙也不留,整個爐灶只會一直冒煙,連火都點不起來。

一定要在灶口留點空間,讓柴火擁有充分空氣對流燃燒,同理,#飲食原則就是七分飽,適量均衡,過多熱量無法讓身體產生更多動能,反而會全部堆積為脂肪,以致造成身體更大負擔。


氣血暢通防病 鍛鍊經絡3方法
資料來源:悠活健康網

(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/編輯整理)經絡是人體傳遞能量的管道,亦是人體最高層次的綜合系統。經絡控制人體的一切功能,能決生死,調虛實,處百病。而經絡又細分為「經脈」與「絡脈」。「經脈」是垂直身體的能量運送主幹道,共計12 條經絡連結的環狀系統。「絡脈」則是身體橫向的支幹,與主幹道上12 條縱向經脈相互連結。


經絡脈連繫 運送能量「氣+血+津液」循環

經脈與絡脈彼此相互聯繫,形成運送能量「氣+血+津液」循環的網路。由此可見,經絡不同於西醫所指血管系統傳遞血液、淋巴系統傳遞淋巴液、神經系統傳遞神經物質等傳遞單一物質的「單一系統」,而是集結神經系統、血液系統、淋巴系統、內分泌系統、筋膜系統等的「綜合系統」,其以「能量」運行全身上下,並聯絡著我們的身體、外表、四肢與五臟六腑等器官,維持身體正常的生理功能。

鍛鍊經絡 即能打通全身氣血

「能量」就好比電能,而「經絡系統」就好比電力系統,傳遞電能。台灣這座寶島就好比我們人體,必須仰賴電力系統,將電能傳遞到各縣市、各家庭。各縣市就像是我們的五臟、六腑;各家庭就像是我們的細胞。

家庭停電,所有的電器都不能啟動(細胞受損發炎);停電太久,家庭電器全部壞了,家庭生活長久無法正常運作,就如同廢棄屋(細胞壞死);各縣市公家機關、行政單位長期停電(五臟六腑功能性降低),久而久之,市政無法進行,長期停擺,社會秩序就會大亂(造成全身痠痛、出現各種慢性疾病,如: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)。

反之,由於能量由「氣」、「血」和「津液」組成,因此,只要氣血、津液運行無礙,全身的能量就能順暢地行走在經絡之中,身體自然健康。但是,現代人生活壓力大,飲食、作息不正常,導致這股「能量」運送的管道阻塞或打結;當能量無法順利運送至全身時,我們自然會感到疲勞不適,甚至生病。因此,「鍛鍊經絡」正是確保氣血運行暢通的最佳方法,而鍛鍊經絡可細分為以下 3 種:


1)運動/如登山、跑步、騎車、快走、散步、深蹲等,每天至少運動半小時,都可以讓身體的氣血運行順暢,尤其以深蹲的效果最好。
2)按摩、敲打、刺激經絡上的穴位。
3)按摩、敲打全身經絡,包括:
  • 手三陰(手內側):心經、心包經、肺經。
  • 手三陽(手外側):小腸經、三焦經、大腸經。
  • 足三陰(足內側):腎經、脾經、肝經。
  • 足三陽(足外側):膀胱經、胃經、膽經。
再加上任脈(前胸中央縱線)和督脈(後背脊椎線)。
其中,又以按摩敲打經絡的方式最佳,因為經絡當中又與陰陽五行的原理結合。換言之,按摩敲打經絡不單可以讓氣血暢通,也能同時調養五臟六腑的陰陽平衡,達到更完善的身體保健功效。


留言